钢板仓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的钢板仓是铆接式的,继而出现了焊接式钢板仓,50年代出现了装配式钢板仓,70年代又出现了螺旋咬边(利浦)式钢板仓。
1982年安阳永正钢板仓美国引进17.5k t镀锌波纹板装配式钢板仓。这是国内组引进的粮食钢板仓群,也是国内出现的早的现代化钢板仓群,投产后,使用极为方1982年从测绘洪河农场美国钢板仓开始,生产出国产的座粮食钢板仓。
在我国,利浦式钢板仓从1985年开始起步。粮食部门引进了利浦技术和20套SM型利浦式钢板仓施工机械生产利浦筒仓,一度在中小型仓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进口设备数量有限,价格较高,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目前我国生产建造及引进的钢板仓大部分作为中转仓和谷物加工厂原料仓使用,作为粮食长期储备仓的不多。原因在于钢板仓仓壁薄,仓内外温差大,易结露,人们对其能否长期安全储粮持怀疑态度。
受国家计委委托,国家粮食局郑州科研设计院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了钢板仓安全储粮状况。经过调查发现,一部分钢板仓用户由于采取了适当的通风及清理措施以及完善的管理,小麦储存超过3a也没有发生坏粮现象;有的用户由于配套技术及管理上的不足,钢板仓储粮时间不超过6个月就发生了严重虫害及坏粮事故。
密闭的大型钢板库,因库内的正压作用,创造库内外等温条件。入料温度的易控效果,确保了和环境温度的同温状态,从而消除了库内外温差造成的结露危害。
大型钢板库的保质功能
因库内水泥始终都外在密封状态,外界气温及温差对它的影响很水,故能长期贮存而不降低强度,实验证明在大型钢板库内存入13个月的水泥,质量不变,使水泥质量得到保证。
钢板库总造价由大型钢板库的基础投资和库体投资及出料系统叁部分造价组成。 钢板仓的基础投资,在地质差的地方上建造,占整体总投资的45%。如在地质松软的地方建造,只要不是流沙,基础投资不超过库体的35%。如果是沙石地造价更低。钢板库体占总投资的40%,气化占20%,其它占5%。五、结论
1)大型钢板储库能确保水泥储存质量。
2)不同规模的企业,可采用不同储量和数量的库,确保设备连续生产,利用廉价储存方式适应旺季销售要求,的增加企业效益。
3)建造投资低,速度快,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淡季储存难题。
4)储存成本低,不需要任何防护费用,可节约包装封存环节的费用。
5)使用周期长。已建储库25年没做防锈处理,没有明显锈蚀现象,如果10年做1次防锈保养,使用50年不会有问题。